教育伦理方向

苟东锋
教授
联系方式:asiansharp@126.com
办公室: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闵行校区人文楼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401
苟东锋,男,1982年生,陕西礼泉人,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教授。
中国哲学,目前致力于“新名学”的研究,尤其关注儒、道二家的名学问题。
2001年考入复旦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01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博士后流动站,2014年出站,留校任教。
著有《孔子正名思想研究》、《国学素养一百篇》(合作编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代表论文
1.《控名责实何以可能——儒家名分思想初探》,《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8期转载。
2.《前孔子时代的名学》,《哲学与文化》,第44卷第2期(513期),2017年2月。
3.《<论语>正名章疏解》,《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7年第5期全文转载。
4.《孔子礼的三重功用》,《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4期论点摘要。
5.《“通感”在命名中的作用——对荀子与康德认识论之比较》,《哲学动态》,2016年第9期。
6.《通过“名”而思——契入儒家形上学的一种可能》,《哲学评论》,第17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7.《"新名学"刍议》,《思想与文化》,第17辑,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5年。
8.《名教的内在理路——由此而论儒家的价值理想如何落实》,《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9.《先秦“名”的观念新探——从“象”的角度理解“名”》,《诸子学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0.《孔子正名思想探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
11.《荀子名学的再审视》,《邯郸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2.《孔子正名说的致思结构》,《思想与文化》第13辑,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出版社,2014年。编入《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13.《内圣能否开出外王?——略论儒家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4.《儒家之“名”的三重内涵》,《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2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5.《<传习录>中的治生问题》,《哲学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册。
16.《郭店楚简<五行>释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名”为考察背景的儒家知识论研究》(17BZX124)
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名教思想研究》(2015EZX001)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儒家名学研究》(2014T70408)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从“名”的视角论先秦诸子的发生》(2013M5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