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道”·第七届博士生学术论坛获奖名单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学校 | 获奖名次 |
1 | 魏后宾 | 格义与反向格义:文化融合的两条进路 |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一等奖 |
2 | 徐昇 | 追踪哲学中的身体隐喻——西方隐喻理论对做中国哲学的启示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一等奖 |
3 | 魏德赛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承认”问题 | 兰州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一等奖 |
4 | 陈欢、章含舟 | 为什么关系无法为关怀伦理学奠基?——基于诺丁斯与斯洛特之争而展开的讨论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一等奖 |
5 | 全林强 | 儒家正义理论如何可能? | 厦门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二等奖 |
6 | 徐羽 | 《乐记》的人性论 | 北京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二等奖 |
7 | 黄兆慧 | 角色与关系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吗?——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献疑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二等奖 |
8 | 李志龙 | 论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概念与自由意志问题及对奥古斯丁的影响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二等奖 |
9 | 黄家光 | 范式、工具论和想象力——重构罗蒂语言观的一个方案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二等奖 |
10 | 丁浩 | 发达工业社会的“语言盛景”——马尔库塞的语言哲学批判 |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二等奖 |
11 | 吴然 |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二等奖 |
12 | 陈永宝 | 从朱利安的风景论看朱熹的山水美学 | 辅仁大学文学院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二等奖 |
13 | 曹晟旻 | “体用”范式下的现代权利观念塑造——基于对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系统整合 | 山东大学 | 三等奖 |
14 | 卢涵 | 理学功夫论视域中的“树”的意象 | 浙江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三等奖 |
15 | 耿芳朝 | 开显“智德德性”:孟子之“心”臆解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三等奖 |
16 | 赵立庆 | 《论语》中的个体思想 |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三等奖 |
17 | 姜凯宜、徐亚清 | 启蒙话语的消解与回应:从福柯到埃斯波西托的国家观转换 | 南京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三等奖 |
18 | 文杰 | 知识的本质与德性知识论——以“原因”关系消解两类认知运气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三等奖 |
19 | 李刚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探析——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三等奖 |
20 | 汪兵 | 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辨证——以《法哲学原理》为例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三等奖 |
21 | 赵英男 | 法律实证主义及其裁判理论的形成、预设与局限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三等奖 |
22 | 刘欣蔚 | 孟告之辩“逻辑”新探 | 北京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三等奖 |
23 | 钱寅 | 以“魂”说“宗”——试论“宗”字背后的文化意义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优秀奖 |
24 | 高思达 | 如何“明道”——清代中叶士人“明道”的困境与出路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优秀奖 |
25 | 何晓 | 主体性的差异:“真人”与“畸人”之辨——以《大宗师》为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优秀奖 |
26 | 黄子洵 | 由技进于道 ——试论《庄子》中的道技之辩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优秀奖 |
27 | 李远 | “梼杌”的语义变迁及其政治哲学内涵 | 武汉大学文学院 | 优秀奖 |
28 | 刘兵 |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中的理学思想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优秀奖 |
29 | 庞令强 | 论“如伤”之情 | 四川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30 | 裴健智 | 简本《文子》2465号简的再解读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优秀奖 |
31 | 任仕阳 | 宋代儒士佛教观的生生之维及其检视 | 南京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32 | 张靖杰 | 论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像”——以于连、毕来德、沟口雄三为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33 | 高瑞杰 | 何、郑郊天礼异同考辨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优秀奖 |
34 | 陈仕伟 | 知识论析取主义与强怀疑论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优秀奖 |
35 | 纪少文 | 物理主义是否可能?基于塞拉斯的图像理论的考察 |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优秀奖 |
36 | 焦鹏程 | 论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即语法” | 兰州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37 | 马飞 | “本质性的哲学争辩”——论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争辩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优秀奖 |
38 | 张艳 | “个体化”和关系性思考——西蒙栋对“技术物体”概念的重构及其在数码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优秀奖 |
39 | 梁舒娅 | 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观 | 北京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40 | 刘奕文 | 资本主义“原罪”何以论证其不正义性——论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 武汉大学哲学院 | 优秀奖 |
41 | 乔玉强 | 历史、现实、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生成逻辑 |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优秀奖 |
42 | 张吴奇 | 重审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意识形态”概念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43 | 王昱博 | 重构理论争议——朝向一种新的一般法理论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优秀奖 |
44 | 叶会成 | 权威与理由:关于“排他性”之争 |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 优秀奖 |
45 | 林靖宇 | 能否用历史哲学回应法哲学的问题?——论卢卡奇《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中的自我意识原则的意义和局限性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优秀奖 |
46 | 周宇 | 内在价值、偏爱与总量原则——重审“摩尔对布伦塔诺的批评” | 中山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47 | 李晓哲 | 同罪论证:实验伦理学回应“是/应当”问题挑战的新进路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48 | 蔡秋雨 | 否定还是连续?阿多诺与杜威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优秀奖 |
49 | 杨贺淞 | 赵宜真的丹道哲学阐释 | 厦门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
50 | 奚望 | Self-directed Libe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d:On the Mode of “Interpret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World” Proposed by Gutiérrez |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哲学 | 优秀奖 |
51 | 杨柳 | 杞柳之喻与人性能力 |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 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