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13时,华东师范大学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第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二分论坛在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105教室举行。本场分论坛围绕“德性、伦理、政治与多元文化世界”和“心灵哲学、认知科学与认知论前沿”两大主题,由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的十余名博士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论文。该分会场由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博士生导师葛四友教授主持,《社会科学》杂志周小玲编辑作为特邀嘉宾做专家点评。
主持人葛四友教授在简要介绍了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主题、宗旨后,宣布了论坛发言严守八分钟的基本规则,并亲自计时。黄家光(Betway必威西汉姆联)通过disposition和tend的区分,针对近期学界热议的郁振华、黄勇关于王阳明的良知属能力之知还是道德动力之知的争论,尝试为郁振华先生的良知属道德能力之知说做辩护。张震(东南大学)根据体验从直接到间接的程度不同,将道德具身性做了三种形态的区分,由此论证只有打破三重具身之间的壁垒,重返原初的身体域才能确保道德教化真正达到目的。李晓冬(中国人民大学)放弃传统功利主义的整体效用概念,通过边际效用函数模型的重新建构和“珍视态度”概念的提出,对功利主义与平等待人之间的联系作出了两种新的理解。冯侃(浙江大学)通过对福柯全景敞视监狱模式与封闭式多层家宅模式中的看与权力关系的异同比较,对福柯的空间设计模式进行了修正。朱毅(复旦大学)针对康德的道德义务论主导范式与其晚年“自我完善”观念之间存在的理论断裂表象,尝试从逻辑上对康德“自我完善”作为德性义务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理论论证。李昊晟(南京大学)通过对奥克肖特《论人类行为》的文本诠释,揭示出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思想中所蕴含的审议民主面相。董达(浙江大学)利用怀特海过程哲学中“自然—心智” 发生的结构框架梳理,论证了心智的发生是一种”“转变”的过程哲学观。武锐(浙江大学)以意识研究的四个维度为评判标准,认为威尔曼斯意识思想的核心属于“反身一元论”,而这种反身一元论有助于消解传统意识研究中出现的所谓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截然对立。章含舟(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对认识与知识的区分,发现金岳霖—冯契版本的亲知理论既存在对罗素版本的亲知理论的某种误读,同时这种误读又使得金—冯版本的亲知理论产生出某些新鲜元素。姚小琴(复旦大学)针对还原论表征主义中第二条论题与第三条论题可能存在的不融贯性,通过将知觉经验的内容界定为事件来修正还原论表征主义方案。
论文的宣讲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分享与交流,更是学术思考的深化与再锤炼。该会场宣讲的各篇论文不仅在选题上贴近前沿,而且论证详实、结构严整,凸显出新时代博士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在具体的宣讲过程中,各位论坛发言人也严格遵守八分钟的时间规定,尽可能将自己的学术心得用最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述,获得了听众的次次掌声。
点评阶段,《社会科学》杂志周小玲编辑首先围绕编辑审稿的五大关键环节和作者投稿的八大建议等方面做了“编辑视野中的论文写作”的报告,并以此为参照,具体的指出了每篇论文在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论文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宝贵意见。葛四友教授在最后的总结阶段,首先针对论文宣讲中尚存在的问题,强调“收放自如”是论文宣讲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外,围绕论文的具体写作,葛四友教授还向大家详细讲授了“起、承、转、合”的论文写作四步法。经过此次论文宣讲和老师的点评,参加论坛的同学们不仅得到了具体的论文指导,更收获了学术研究之道。
(王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