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平教授做客爱智者讲座谈“读书”

     201767日下午一点,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博士生导师陈卫平教授做客“哲学阅读季之爱智者系列讲座”,围绕当代大学生“读书: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讲座由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主任陈立新教授主持,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和其他文科院系的部分学生聆听了讲座。

点击查看原图

    陈卫平教授从“比尔盖茨晒书单”和明代心学家王心斋的《乐学歌》谈起,指出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当代社会,大学生不仅要读具有直接现实功效的专业书籍,更要积极拓展阅读空间,以此来提升人生品味、充实精神世界。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体味古人延传下来关于读书的本真价值与意义,追求乐与学的统一,乐于读书并在读书中收获快乐。

     一,乐于读书并在读书中收获快乐。    

 

    对于正处在读书阶段的大学生来讲,作为方法论的“怎么读”是最为关切的首要问题。对此,陈卫平教授提出了“心之所思、时之所需、兴之所尽”的读书法。陈教授引用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和冯契先生的“无论身处何境,始终保持心灵自由思考”,提醒我们在读书时要保持心灵的自由放松状态,不能盲目崇拜书本,而应该以自我提升为立足点,以时代真问题为思考出发点,博约结合,让书本真正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具体方法上,陈卫平教授强调了充分利用教材和图书馆的重要意义。陈教授认为,教材是学科的引路人,只有读懂教材,才能了解该学科的研究边界和基本观点,也才能发现该学科新的生长点。陈教授还以自身为例说明我们在读书生涯中真正能精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因此,首选教材、读好教材是最有效的捷径。此外,陈老师还建议我们要多泡图书馆,去“触摸”那真实的知识。在那里,你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读相关的专业书籍,还可以在随意翻览中收获知识的惊喜!

 

点击查看原图    

    确定了读书方法后,陈卫平教授还进一步为我们推荐了读什么书的具体书目。陈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列的中西文明史上的两串文化和思想大家人名表,为我们了解人类知识的精华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索引和指南。人类的知识是不断累积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完全凭空创造。今天的我们面临知识的海洋,当然无法全部读完这些思想大家的所有著作,但我们至少应该有所涉猎,知道人类知识的发展脉络及其精华所在。陈教授借用《荀子》中“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之言,告诉我们古代先哲所创造的知识并不因其属于传统而失去现代意义,相反,现代性危机的出现正说明后现代文明应当是现代与传统的互补。今天的我们应当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深刻领会,从古代先哲的思想宝库中寻找出解决当下问题的宝贵资源。陈教授指出,冯契先生之所以能形成有自己风格的哲学思想,继而开创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的学术传统,其中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冯先生对时代问题的深刻把握。

    最后,陈卫平教授结合当下的传统文化热,向同学们推荐了希尔斯的《论传统》、滕尼斯的《共同体社会》以及由童世骏教授翻译的希尔贝克所著《西方哲学史》,供大家参考,以深入思考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讲座之后,陈卫平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耐心、细致、深入的互动交流。最后,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王振钰、冯利民)